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MIT)的研究人員日前將太陽能電池結合液體催化劑,開發出聲稱可達到24小時發電的太陽能發電系統。
MIT的研究人員聲稱,在進行電解作用前將催化液加入水中,可達到100%的電解效能。若將它結合在太陽能電池中以化學的方式儲存能量,該太陽能發電系統可望達到具有24小時發電的特性。
MIT的化學教授Daniel Nocera表示:「分離水中的氫氣並不困難,可以使用鉑作為催化劑將氫分離出;然而利用鉑來分離氧氣卻不是那麼容易,這需要耗費更多的能源。我們的作法是製造一個可分離氧氣且不需使用額外能源的催化劑,事實上,若採用我們的催化劑,目前100% 的電解作用都能產生氧氣和氫氣。」
「氧化鎳(nickel oxide)催化劑目前被使用來提高電解器效能,在MIT配方實驗中有相當不錯的表現」,Nocera表示:「但氧化鎳具有毒性,必須使用成本較高的密封容器,而MIT具專利的催化劑配方除了符合綠色環保需求,並可用於較低成本的開放容器中。」
Nocera表示:「氧化鎳具有侵入性,因此無法在具有其他元素的環境下使用,即使是空氣中的氧化碳也會與其反應,形成碳酸鹽。然而,我們的催化劑使用大量不會與環境發生作用的材料。」
MIT專利的鈷磷酸鹽(cobalt phosphate)配方可溶解於水中,當電流通過水中進行分解時,該催化劑會自動附著在氧氣電極,增加電解效能;當關閉電流時,鈷磷酸鹽即重新溶解於水中。
這樣簡易的過程讓基本電解器的使用成為可能,MIT的研究人員表示。
「由於我們的催化劑符合符合綠色環保,用來進行電解的機器也不需外加防護來防止環境汙染,因此電解機器相較現今使用的更為便宜」,Nocera表示。
目前,MIT正與太陽能電池製造商合作,將採用MIT催化劑的電解作用整合於太陽能發電系統中。藉由二者的結合,可將白天超過容量的電能轉化為氫氣和氧氣的形式加以儲存,並於夜間需要用電時,作為燃料電池發電應用。
Nocera表示:「太陽能電池製造商可將超低價電解器安裝到他們的太陽能系統中,使其具有一週7天,一天24小時供電的性能——白天製造氫氣及氧氣,夜晚進行重組,供給燃料電池發電。」
MIT協助該研究的博士後研究員Matthew Kanan表示:「該研究經費由MIT能源計畫(MIT Energy Initiative)、Chesonis Family Foundation、Solar Revolution Project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)共同贊助。」
https://performers.web66.com.tw/web/News?postId=1339231小林音樂追思會 用歌聲撫慰傷痛
小林音樂追思會 用歌聲撫慰傷痛

